一、印度涉華貿易保護措施新情況
2006年1~7月,印度共對我國出口產品啟動7起反傾銷立案調查,與2005年同期持平。據我國海關統(tǒng)計,這7起案件的涉案總金額為1.81億美元(印方統(tǒng)計金額為1.32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約低3500萬美元,占2006年上半年我對印出口總額的2.9%,占2006年上半年中印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6%。主要涉案產品為化工產品和塑料制品、車輛零件和可刻錄光盤等。其中,2006年1月16日發(fā)起的青霉素工業(yè)鹽反傾銷案的涉案金額1.23億美元,是第二起印度對我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個案(第一個為2005年對華絲綢織物反傾銷案,涉案金額為1.8億美元),但該案由于申請方撤訴,印度政府已終止調查。
2006年1~7月,印度反傾銷總局共發(fā)起反傾銷立案調查8起,其中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案件就達7起,占其反傾銷案件總數的87.5%。
2005年,印度對出口產品的反傾銷立案總數為11起,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為10起,占比91%。涉華反傾銷案的總金額為2.81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印度出口總額的3.1%,占中印進出口總額的1.5%。
自1994年印度對我國出口產品啟動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以來,截至2006年7月31日,印度對華反傾銷立案數為98起,特保措施1起(涉案產品為縫紉機針),保障措施2起,涉案金額總計7.6億美元。
印度對華反傾銷立案數占其反傾銷案件總數(207起)的47.3%,我國是印度反傾銷調查的最大受害國。目前,正在遭其反傾銷措施的案件數也居首位,據統(tǒng)計,在印度對華發(fā)起的98起反傾銷案件中,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的有70起(正在實施反傾銷措施的53起),正在調查的10起。
印度對華反傾銷立案數是繼歐盟(119起)、美國(114起)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的國家,也是對華立案數最多的發(fā)展中國家。
二、印度對華貿易保護措施的新特點
1.反傾銷為其惟一的貿易保護措施 自2005年以來,印度對華貿易保護措施只有反傾銷一種,而沒有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更沒有發(fā)達國家頻頻使用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也沒有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利用進口禁令、海關估價過高等手段對我國出口產品設限的情況。
2.對給予中國企業(yè)市場經濟待遇表現消極 2004年以前,我國有9家應訴企業(yè)在6起反傾銷案件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此后,印度對我國企業(yè)市場經濟待遇的申請反應消極,2005年以來,在印度對華作出反傾銷終裁的14起案件中,沒有中國企業(yè)獲得市場經濟待遇。
3.我國涉案企業(yè)應訴積極 近年來,我國企業(yè)對印度案件的應訴非常積極。2003年,印度對華的6起反傾銷案件中,均有中國企業(yè)應訴,應訴率達100%;在2004年的8起案件(反傾銷7起,保障措施1起)中,有中國企業(yè)應訴的6起,應訴率為75%;在2005年的10起反傾銷案件中,有中國企業(yè)應訴的7起,應訴率70%;在2006年已發(fā)起的7起反傾銷案中,已有3起案件有中國企業(yè)應訴,其他案件由于近期剛收到立案公告,尚無應訴與否的反饋信息。
4.涉案總金額和個案金額大幅升高 自2005年以來,印度對華反傾銷案的涉案總金額和個案金額日趨增加。2005年,印度對華反傾銷案的涉案總金額為2.81億美元,而2006年上半年就已達1.81億美元。在2005年的10起反傾銷案中,有5起案件的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美元;2006年上半年的7起反傾銷案中,已有4起超過1000萬美元,個案金額高于1000萬美元的案件超過50%,而2004年全年的涉案金額僅為2277萬美元。
5.2005年涉案產品以紡織品為主,2006年以化工產品為主 我國對印度出口量較大的機電、機械設備等產品較少遭到反傾銷調查。這與印度的產業(yè)結構有關,說明化工、醫(yī)藥等傳統(tǒng)產業(yè)在印度工業(yè)中占據很重要地位。據印度反傾銷總局2004~2005年報統(tǒng)計,1992~2005年,印度共啟動188起反傾銷調查。其中,涉及化工產品的反傾銷案位居首位,為82起;其次為藥品、紡織品、日用品和鋼鐵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