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此類的事情并不少。美國著名的服飾品牌Polo在中國內地還沒有正式代理商,但標有Polo字樣的書包、服裝、眼鏡等在國內大中城市的零售市場隨處可見;美國頂級休閑品牌Timberland投放中國的市場計劃還沒有訂,北京秀水市場的貨架上已經有了假冒該品牌的服飾。金利來、老人頭、老爺車等國際集團,同樣因為自己的品牌屢屢被侵犯,一次又一次地在法庭上與層出不窮的假冒品斗智斗勇。
還有一種較多存在的問題就是真真假假、有虛有實的國產“洋品牌”。其中最常見的,是被業(yè)內人士稱之為“傍名牌”或者“打擦邊球”的現象,其在服裝業(yè)較為突出也成為公認,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Dior、袋鼠DAISHU、香港老爺車偉林國際有限公司、法國皮爾·卡丹公司、金利來(中國)服飾皮具有限公司、鱷魚恤(中山)有限公司等一些知名品牌和企業(yè)受其害較為嚴重。
李鬼李逵如影相隨如果把真名牌經營者比作《水滸》中的李逵,那么假冒其品牌者就是李鬼。真名牌經營者花大力氣研制新產品,投放大量廣告來促銷,誰知新品上市沒幾天就有假冒。若要逮住李鬼算賬,花的力氣十倍于研制下一個新產品。于是,李鬼與李逵如影相隨,成了經濟生活中一個有趣的現象。
假冒現象絕非中國特色,全世界皆然,根本原因在于做“李鬼”太輕松,人之天性都是舍難取易。比李逵與李鬼共存的現象更有趣的是,我們生活中的“李逵”越來越多,因為“舍易取難”雖然辛苦,但回報更大,比當“李鬼”,圖一時之便掙快錢要多很多,甚至可以說永遠都掙不完。況且一個名牌還可帶動上下游發(fā)展,讓其他企業(yè)也從中得益。
從條形碼到激光防偽商標到獨家代理商,“李逵”不斷地更新著防假冒技術;從模仿外觀到整個抄襲到派出商業(yè)間諜,“李鬼”也在不斷提高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仿真”技術。“李鬼”的滋擾注定是長期的,但若政府、消費者和名牌經營者齊心協(xié)力,相信“李鬼”們生存的機會將越來越渺茫。
欲蓋彌彰在商場里,100多元一件名牌襯衫、幾十元一條品牌領帶,你可千萬別以為撿到了便宜,因為這所謂的名牌很可能就是假的。
一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一些商家常年掛著打折的牌子傾銷一些號稱國際名牌的服飾。幾十元、上百元的襯衫、領帶、西褲等等,卻都標著世界名牌,搞得消費者暈頭轉向不知真假。特別是每到歲末年初,大大小小的特賣場紛紛出場,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廣告內容:世界知名品牌原價幾千元,現價只賣500元。據消費者協(xié)會有關負責人稱,這些商品絕大多數都是假冒的,實際上是一種相當嚴重的商標侵權行為。
騰旭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云旭自認是很會到國外采購的人,每次出國總是能帶大包小包回來,但是對于目前冒出那么多的洋品牌也很納悶:這些真的是世界名牌嗎?雖然與一些世界名牌有些相似,卻是不同的。
工商部門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許多地區(qū)的服裝市場包括許多大型商場內銷售的名牌貨品都是正宗品牌貨的“兄弟姐妹”,特別是一些境外名牌,如老人頭、夢特嬌、華倫天奴、鱷魚等品牌的“兄弟姐妹”特別多。“老人頭”像的皺紋兩道還是三道,鱷魚的嘴朝左還是朝右,夢特嬌的花瓣有幾瓣等各個品牌的細枝末節(jié),都決定了商品本身價格的巨大差異,有些看似同一品牌的商品,其制造公司實際上根本就不同。
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檢處陳副處長介紹說,經檢大隊所查的服裝違法案件,大致有侵權假冒服飾、進口無合法手續(xù)、虛假搶注他人產地、企業(yè)名稱、突出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等。
據統(tǒng)計,自2001年4月國務院部署對市場經濟秩序進行全面整頓和規(guī)范以來,全國質檢系統(tǒng)兩年多累計查獲假冒偽劣商品貨值56億多元,搗毀制假售假窩點約1.9萬個,立案查處36萬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700多件。
而單廣州市工商局越秀分局就查處了商標侵權、假冒、虛假標示和仿冒等不正當競爭案件225宗,案值735.62萬元,罰沒入庫148.77萬元。溫州地區(qū)這類服裝的貨源基本是在廣州。
“超單貨”、“A貨”、“B貨”還是“C貨”對于那些標著世界名牌而價格卻明顯低廉的服裝,他們往往還會告訴我們許多“專用名詞”,如“超單貨”、“A貨”、“B貨”、“C貨”等等。在他們的介紹中,超單貨就是國內廠家在接到國外定單后,在定單外多做一些,這多出來的部分流入市場就是超單貨。有時候也叫“下線”貨。A貨是仿貨里仿得很好的一種,在仿貨里面有很多等級,如B貨、C貨、而A貨是最好的,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而據名牌服裝專柜的人員說,超單貨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真有,就是嚴重的侵權行為。這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說法,超單貨是絕對不存在的,首先名牌產品下定單都是指定的工廠,而且它還受到海關的監(jiān)管,而且,名牌服裝在加工過程中,成品不會在一個廠家做完,紐扣裝訂在一家,商標制作就會在另一家,每一個程序控制都很嚴格,知道了這一點,就會很清楚那些鋪天蓋地的所謂名牌其實是純粹的假貨。
“外貿”服裝招搖撞騙逛一下溫州城西街一帶,特別在倉橋街,你會發(fā)現許多熟悉的名牌面孔,在這幾段并不算寬敞的小街道上,服裝店有上百家,老板自稱是外貿服裝的也有近30家。這些服裝里最多的是T恤衫、套頭衫、線衣、牛仔褲,這些服裝的商標和標牌大多是英文的,也有日文和韓文的,但幾乎都沒有中文標志,有的甚至干脆就沒有商標和標牌。毛線衣、牛仔褲大多100元至200元,鞋子、皮包價格更高。
記者從服裝進出口公司一位業(yè)務人員處了解到,外貿服裝最早叫出口轉內銷貨,是因各種原因出口不成被退回來的產品,那時這種貨幾乎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但目前市場上外貿服裝店里的外貿服裝絕大多數沒有真品。
該業(yè)務員介紹,現在隨處可見的外貿服裝店,不過是商家吸引顧客的幌子和招牌,目前外商對在華加工的服裝品牌和面料管理都非常嚴格,一批訂單商標的數量和加工服裝數基本一樣,不會多出許多。越有名的品牌商標管理越嚴格,有的甚至在貨品即將裝船離岸時,才由監(jiān)督裝船的公司代表按件發(fā)放商標,嚴格限制正品商標的數量。在面料方面,來料加工的服裝一般剩不下什么面料,即使有也是幾件、十幾件,絕不會有大量的剩余。如此看來,就不會有大量外貿服裝流向市場。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不合格的外貿退貨,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產品質量不過關,甚至是因為有害物質超標,外商不接受,才會有整批的外貿貨流向市場,即使這樣外商也會要求在流向市場前將商標剪掉,否則就算侵犯知識產權。如果被執(zhí)法部門查到也會沒收或罰款,而這樣的外貿服裝相信消費者也難以接受。
盜版服裝怎么造的?“商標非常容易制造,一般的服裝廠都可以生產,甚至在街上叫一個裁縫就可以仿造出來。”從事服裝生意20多年的市區(qū)某商場陳主任告訴記者。
據該主任介紹,一些世界名牌服裝一般不是直接登岸內地,而是通過香港中轉進入內地的。真正從國外來的進口服裝極少,大約比例僅占10%,F在溫州一些外貿店里看到的進口服裝多數是在國內生產的,這些生產廠家屬于外商指定的生產企業(yè)。但一些不是外商指定的名牌服裝生產企業(yè)則偷偷混了進來,大量加工冒牌進口服裝和冒牌進口服裝商標,然后分銷給一些大服裝批發(fā)商,由他們發(fā)貨給全國外貿服裝店店主。
那么怎么生產呢?一般是銷售商或代理商買來與正版相似的布料,找加工廠按樣加工,然后貼上私自印刷的正版商標和吊牌,。據悉,盜版服裝的利潤驚人,如一條女式休閑褲標價七八百元,成本可能僅七八十而已。像華倫、袋鼠、夢特嬌此類牌子的進口西服,成本價單件在380元以上,一般在600元左右。即便是一件在國內生產的西服,僅加工費也要80至120元。因此,一些“進口”西服折價到一兩百元,甚至七八十元,則表明此類貨是冒牌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