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安迪塞諾威茲的《做口碑》一書,小冊子很薄挺貴,但到卻通過五個T開頭的英文字母,給出了一非常清晰的口碑營銷分析框架和步驟。談論者(Talkers)、話題(Topics)、工具(Tools)、參與(TakingPart)和跟蹤(Tracking),寫篇小文,算作記錄,分享在這里。
1.、談論者(Talkers)談論者是口碑營銷的起點,首先是需要考慮誰會主動談論你?是產品的粉絲、用戶、媒體、員工、供應商、經銷商。這一環(huán)節(jié)涉及到的是人的問題,角色設置。目前的口碑營銷往往都是以產品使用者的角色來發(fā)起,以產品試用為代表。其實如果將產品放在一個稍微宏觀的營銷環(huán)境中,還有很多角色成為口碑營銷的起點。其實企業(yè)的員工和經銷商的口碑建立同樣不容忽視。
2、話題(Topics)給人們一個談論的理由!是產品、價格、外觀、活動、代言人等等。其實口碑營銷就是一個炒作和尋找話題的過程,總要發(fā)現一點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噱頭讓人們,尤其是潛在的用戶來說三道四。對于話題的發(fā)現,營銷教科書中已經有很多提示,類似4P、4C、7S都可以拿作分析和發(fā)現的工具。方法的東西大家能學到,關乎效果的確實編劇的能力,講故事的水平。
3、工具(Tools)如何幫助信息更快的傳播?網站廣告、病毒郵件、博客、bbs等等。網絡營銷給人感覺上最具技術含量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在這一部分,不僅需要對不同渠道的傳播特點有全面的把握,而且廣告投放的經驗對工具的選擇和效果的評估起到很大的影響。此外,信息的監(jiān)測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最早的網站訪問來路分析,到如今興起的輿情監(jiān)測,口碑營銷的價值越來越需要一些定量數據的支撐。
4、參與(TakingPart)書中的參與是指“參與到人們關心的話題討論”,也就是鼓動企業(yè)主動參與到熱點話題的討論,其實網絡中從來不稀缺話題,關鍵在于如何尋找到和產品價值和企業(yè)理念相契合的接觸點,也就是接觸點傳播。就如今年汶川賑災事件,王石和王老吉都算是口碑事件的參與者,但結果卻截然相反。
5、跟蹤(Tracking)如何發(fā)現評論,尋找客戶的聲音?這是一個事后監(jiān)測的環(huán)節(jié),目前很多公司和軟件都開始提供這方面的服務。相信借助于這些工具,很容易發(fā)現一些反饋和意見。但更為關鍵的是,知道人們已經在談論你或者他們馬上準備談論你,你會怎么辦?參與他們的話題討論?還是試圖引導討論?抑或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