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游織造廠家大幅吸貨是FDY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下游織造市場行情大好,大多數廠家半年就已經完成全年的銷售額。在旺季的影響下,織造廠家的資金較為充足,在此支撐下織造廠家對原料的囤積上較為積極,早在6月份滌絲原料出現上漲勢頭時,織造廠家就大肆搶購滌絲。從而使得滌絲工廠庫存大幅下降,甚至部分廠家出現空倉。所以庫存壓力的減少是工廠漲價的最好理由;
2、現在下游細旦面料銷售利潤好于其它常規(guī)面料,所以織造廠家的生產積極性較高,對FDY細旦絲的需求也大幅提升;
3、浙江省限電減產。限電減產加速了滌絲價格的上漲。蕭山、紹興等地滌絲生產廠家因限電政策被迫實行減產,停產,時間大概在15天左右。
4、成本作用短期失效,F在上游原料PTA和MEG行情走弱。但是現在滌絲廠家是看庫存定價格,已經拋棄成本。然而,對于滌綸長絲未來的行情則不容過于樂觀,理由如下:
市場需求動力不具備可持續(xù)性,是當前影響紡織行業(yè)出口穩(wěn)步增長的主要隱患。最新的經濟最新經濟調查數據顯示,亞洲、歐洲與美國的制造業(yè)擴張速度同步趨緩,全球經濟復蘇動力出現逐漸熄火的跡象。7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公布中國6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回落1.8個百分點,且為連續(xù)第二個月走低,這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正在繼續(xù)放慢。全球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從5月的57.0回落至55.0;全球制造業(yè)增長在6月份也再次放緩。
另一方面,紡織原料價格上漲,紡織企業(yè)被迫提高產品單價;但是產品單價一旦提高,對外出口量勢必受到影響。隨著5、6月份歐美市場第一批補貨結束,現在紡織企業(yè)訂單正在減少;有的海外訂單已經開始轉向向印度、孟加拉、越南等低成本國家。
再次,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削弱了行業(yè)的出口競爭力。央行宣布重啟匯改,增大人民幣匯率彈性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呈現升值趨勢。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7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755;而匯改實施前一天,6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275,現在匯率上升了逾0.8%。上海一貿易商表示,“原來人民幣購進的貨物,以美金作為出口貨幣,現在成本增加了0.8%;再以美金結算,現在少折算人民幣0.8%。這樣里外里,我們將承受1.6%左右的成本增加。”在整個行業(yè)的出口中,以美元結算的訂單占到了70%。
基于以上原因,預計三季度紡織出口復蘇步伐將有所減慢,而8-9月傳統(tǒng)旺季滌綸絲行情則不一定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