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歐盟對中國化纖布反傾銷案終裁剛剛一年,歐盟委員會日前又發(fā)布公告,對我國出口化纖布發(fā)起反吸收調查。據悉,該案是我國紡織品遭遇的第一次反吸收調查,歐盟方面將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
根據歐盟反傾銷有關規(guī)定,如果征稅后傾銷產品在歐盟的售價并未提高,即反傾銷措施未起到保護作用,其國內產業(yè)可要求歐盟委員會進行反吸收調查,重新評估出口價格并確定新的傾銷幅度。據了解,本次被調查的產品有8個稅號,包括染色和印花化纖布,日期為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共涉及全國1000多家企業(yè),其中寧波有近百家企業(yè)涉案。
我市是國內主要的化纖生產基地之一,尤其是以化纖行業(yè)為新興支柱產業(yè)的慈溪,年銷售額已超過90億元,產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歐盟對我國的化纖布反傾銷,已經讓寧波企業(yè)受到了較大損失,許多企業(yè)被迫退出歐盟市場。“雖然中國化纖布在歐盟市場的占有率大幅度下跌,但價格并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與歐盟的預期有出入,于是進一步采取反吸收調查。”市外經貿局有關人士說。他指出,反吸收調查程序簡潔,調查時間一般只有6個月,比反傾銷調查作出終裁需要的15個月要短得多。因此,企業(yè)一定要積極應訴,特別要提出實際價值降低的有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