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

服裝品牌與代理商的關系說

[中國童裝網] 市場規(guī)律是分合的準則

 

    日前,紛紛擾擾的ONLY與部分代理商解約事件牽動了業(yè)內人的視線,對于代理商們的未來發(fā)展又一次成為焦點,這個事件到底說明了什么?我們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中國服裝經銷零售商聯席會議秘書長王茁。

 

    中國服飾報:日前,出現了ONLY與代理商的紛爭,您認為中國代理商這個群體現在發(fā)展到哪個階段了?

 

    王茁:代理商是國際通行的規(guī)則。目前,中國的代理商群體隨著自身能力和經營實力的提高,已經趨于穩(wěn)定和成熟。未來,隨著代理商資金的積累、銷售經驗的積累、品牌資源的積累、行業(yè)資源的積累會變得實力越來越大,代理商的影響力和市場掌控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王茁:這次ONLY與部分代理商解除合作關系是純粹的市場化行為。隨著品牌市場覆蓋面的逐漸增大,品牌開始強調店面開設的有效性和單店平效的提升。而在這一過程中,代理商店與直營店執(zhí)行力、信息反饋速度,以及品牌的理解等等都有差距,這就導致品牌調整的時候會有考慮取消與代理商合作的原因。

 

    現在是講求店鋪質量、分銷質量的時代,營銷已經進入講求質量的時代。代理商要注重自身能力的積累,才能不斷面對這種市場的變化。品牌商與代理商的分合,是正常的市場化行為。

 

    中國服飾報:是否可以這樣看,品牌進入新市場時需要代理商拓展市場,等市場成熟后就會收回代理權,自營?

 

    目前大部分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從廣度向深度發(fā)展。品牌也不斷的跟隨市場創(chuàng)新、改變、提升。代理商能夠跟上品牌銷售策略、文化策略、管理策略的轉型提升,雙方就會繼續(xù)合作,如果不能跟上這個步伐就會導致分手,這是市場經營過程中非常正常的行為。

 

    中國服飾報:品牌是否需要代理商不斷對品牌進行投入呢?

 

    王茁:品牌要求代理商的主要是對學習、文化理解、個人素質的投入,是對品牌事業(yè)的鐘情的投入。品牌對于企業(yè)而言不僅是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事業(yè),而這個事業(yè)是否能成為代理商的事業(yè),也成為他們能否能繼續(xù)合作的基礎,金錢在這里并非第一要素。

 

    中國服飾報:國外品牌從2002年以后正逐步收回自己代理權,這是否是必然的趨勢?

 

    王茁:沒有品牌所有權,這是代理商弱勢的一面。國外品牌收回代理權是為了利潤最大化,當然,這也涉及市場覆蓋,涉及品牌成本核算,屬于個別市場個別分析的問題,品牌會對市場進行分析、評價,再進行決策。怎樣才能用更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利潤,是品牌最后決策的依據。

 

    中國服飾報:現在很多代理商自己做品牌和品牌組合店,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王茁:代理商在經營過程中資金實力、經營能力、在市場中的話語權、對品牌的把握不斷得到提高后,代理商也會尋找自己新的發(fā)展道路。代理商和品牌商的合作,更多是伙伴關系,是互相配合,相互匹配的。代理商要跟得上品牌的發(fā)展,品牌也要跟得上代理商的積累,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關系,只有互相匹配才能合作長久。

 

    中國服飾報:未來雙方合作會有什么變化嗎?

 

    王茁:未來,雙方合作會越來越趨于平等,越來越公正,一定要成長同步,一切都將按照市場經濟發(fā)展方向發(fā)展。

 

    國外品牌的中國代理之路

 

    面對國外品牌進入中國的道路,中國的代理商們可謂是“開國功臣”,他們也曾經像“諸侯”一樣擁有品牌經營的最大權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開始“銷藩”,中國代理逐步退出他們打下的市場……

 

    代理商為國外品牌開疆拓土

 

    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外國品牌開始逐漸步入中國市場。但因當時宏觀政策、市場準入等內外因素影響,外資品牌商眼睜睜地望著中國市場這塊巨型蛋糕,卻難以下咽。

 

    那時,急于開拓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們竭力尋找中國內地市場的代理。當時,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品牌的認知度并不像今天這樣大,大部分品牌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還很陌生,品牌直接“殺”入中國市場風險巨大,諳熟中國市場運作的代理商成為最佳的合作對象。

 

    總結國際品牌進入中國的歷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品牌并不是國際上最有名的,但它們最早把目標鎖定在了中國。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初,包括鱷魚、夢特嬌、金狐貍在內的國際品牌出現在中國的大型商場中,中國人由此開始了解國外的服裝品牌。皮爾·卡丹先生可以說是第一位涉足中國市場的國際頂級設計師。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dunhill(登喜路)、YSL(圣羅蘭)、LV(路易·威登)、CHANEL(香奈兒)、PRADA(普拉達)、FENDI(芬迪)、Cartier(卡地亞)、MONTBLANC(萬寶龍)等一批奢侈品牌也來中國掘金。

 

    這一時期,所有國際品牌采取的經營方式都是在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地選擇經銷商,利用這些既了解國際品牌、懂得品牌經營,又熟悉中國文化的經銷商來發(fā)展中國的市場。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人對國際奢侈品牌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些公司便開始舍棄了中間的跳板,選擇直接進入中國。比如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亞)從2004年起取消代理商,在中國設立分公司;LV同樣取消了代理商,通過公司直接運作。

 

    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之間,又有一類品牌開始進軍中國,這便是面向大眾的快速時尚消費品牌。ESPRIT可以說是這類品牌的代表。這個來自美國的品牌曾經備受中國內地年輕人的追捧,在中國香港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yè)績。不過,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興起以及個性化消費需求的發(fā)展,其影響力已經減弱。近兩年,MANGO、ZARA、H&M等以快速時尚與平價奢華為特色的品牌也開始試水中國。

 

    分析國際品牌進入中國的幾個階段發(fā)現,當品牌商無力自己經營或不愿冒風險經營時,就會采用進口總經銷商代理制度,讓代理商去替廠商開拓市場,總代理這時不僅有經銷商的功能,還要肩負起品牌推廣、渠道銷售等責任,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那時的代理商的確為品牌商的開疆拓土投入了很多。

 

    “對國外的服裝品牌來說,早年進入中國市場之時依賴代理商不過是權宜之計。”某美國休閑品牌中國總代理諸先生說,“2004年以前,中國市場法規(guī)限制很多,市場前景不明朗,所以大多數國外的品牌希望能轉嫁風險,找一個中國代理商是轉嫁風險的最佳方法。這對于國外品牌來說,代價很小,幾乎為零,并且這些代理商更熟悉中國市場,有些已經有了現成的銷售渠道。”

 

    于是,自然而然地,國際品牌紛紛開始尋找中國本土企業(yè)做代理,而中國企業(yè)更希望能借國際之力完善自我,雙方一拍即合。

 

    而這個蜜月期在2009年逐步消失。

 

    代理商逐步被直營取代

 

    國外品牌收回代理權不僅是服裝行業(yè)的現象,也是其他行業(yè)的一個普遍現象。

 

    “有血性的男人都希望擁有一部路虎。”《蝸居》男主角宋思明的“名言”讓許多男人對路虎這一豪華品牌心馳神往,然而現實中的路虎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變革悄然發(fā)生著。

 

    在進入中國市場初期,捷豹路虎以授權代理的方式在中國發(fā)展了惠通陸華、中汽南方、上海世貿和大連尊榮四家代理商,這些代理商擁有獨立的捷豹路虎汽車產品進口權、零部件調配權和品牌推廣權。據了解,自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路虎這一豪華SUV品牌依靠國內幾大代理商直接從總部訂貨,繼而分銷給經銷商的運營模式開展銷售工作,在市場開發(fā)和銷售中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果。

 

    捷豹、路虎品牌自2008年被印度塔塔集團收購以來,在歐美等主要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唯有在中國市場保持了增長,中國市場已經成長為路虎品牌世界第三大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良好的市場表現卻讓路虎原有的區(qū)域代理商模式被看作是該品牌進一步發(fā)展的阻礙———品牌影響力不夠、價格不統一、零部件供應不能協調運作、獨立經銷商受制于代理商等問題都被歸咎于原有的區(qū)域代理模式。2010年捷豹路虎通過成立中國銷售公司的方式收回代理商上述權力。

 

    遭遇收回代理權的并非只有中國的代理商,2011年總部設在紐約的奢侈品品牌Coach在年初收回了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地的代理權,轉而由公司直接經營。Coach國際零售業(yè)務總裁Victor Luis表示,收回業(yè)務是基于加快發(fā)展速度的考慮。

 

    Coach于1998年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2008年9月,Coach從其經銷商俊思集團手中收回了香港、澳門零售業(yè)務,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回購計劃,并于2009年4月,收回了在中國內地的代理權。Victor Luis透露,選擇收回代理權是因為看到了中國的巨大機會,Coach隨后展開了對中國的大規(guī)模投資,目前已開始向二、三線城市擴張。

 

    Coach的財年是每年7月到次年6月底。Victor Luis透露,收回代理權的第一年,Coach在中國的銷售額為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而今年,Coach在中國的銷售額將達到1.75億美元。Coach希望在2014財年,將這一數據提高到5億美元。

 

    事實上,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確實不負國外品牌的期望。為了全面控制在中國的銷售利潤,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迫切地想甩掉中國代理商。

 

    一些品牌商的直營店甚至拋開原有的打折規(guī)則,把代理商們迫上絕境。按原有慣例,新品上市3個月后才允許打折,現在是上市一個月就開始打折,之后就直接進入outlet(名牌折扣店)渠道。“以前outlet最快只能銷售兩三個季度前的商品,而且很多是去年的商品,而現在連當季商品都可以拿到了。”廣州天河城百貨萬博歐萊期名牌折扣店周店長說。

 

 

相關文章
姓名: (*必填) 
電話: (*必填) 
地區(qū):
地址: (*必填)
內容: (*必填)
   允許推薦給同類客戶
 
  • DIZAI童裝:多彩夏日 繽紛穿搭
  • 卓維樂 呵護至上
  • 水孩兒 品牌決定財富
  • MUUZI 潮童惹人愛
  • 四季熊 助力兒童無負擔成長
  • 杰米蘭帝 溫暖過早春
  • 童話故事放飛童年夢
  • 迪迪 不一樣溫柔
    中國童裝網新浪微博
    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中國童裝網二維碼

    關于我們 | 點石新聞 | 版權聲明 | 客服中心 | 訂閱雜志 | 點石理念 | 服務項目 | 誠聘英才 | 組織架構  | 友情鏈接 | RSS 訂閱 | 網站地圖

    閩ICP備05007030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閩B2-20110003  企業(yè)注冊號:3505812301341  

    Copyright©2005-2014        中國童裝網 51Kid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service@51kids.com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品牌推廣,招商咨詢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資訊發(fā)布,新聞投稿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展會合作,友情鏈接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客戶服務,資料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