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利維奧當即拍板,等王寬的生產線上馬之后,雙方要進行合作,意大利方會派遣一支專家隊伍過來實地指導,把中國的葛根異黃酮產品推向全球。
在場的基地員工都很高興,王寬也一樣。十年來,他在葛根這種小小的豆科植物身上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他管這些植物叫“老朋友”。
王寬開始研究葛根,是在他大病一場痊愈之后。這場病讓他認識到了葛根的妙用,也意識到了這種植物身上潛在的價值。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國南方一些省區(qū)的一種常食蔬菜,其味甘涼可口,常作煲湯之用,可作為藥物應用。其歷史悠久,早在堯、舜、禹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葛藤制麻織布,人們一直把它當做日常的中藥看。近些年來,日本等國對葛根的研究比較深入,而從中提取出來的異黃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我國是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才開始有一批學者去研究它,起步相對較晚,也缺少一個大型的產業(yè)基地,所以一直來相關制成品多依賴進口。
王寬準備向這個國內的空白市場進軍,所以從10年前就在義烏市后宅街道嶺腳村租用了200多畝山地,請了許多專家前來培育品種,自己則在基地里搭了一個簡易的板房,從書店里買來一堆中藥材書,又讓女兒在網上下載了國內外各種研究資料和論文,整天泡在里面研究。在他看來,葛根雖然是一種并不起眼的植物,但里面肯定大有文章可做。
老陳是王寬的朋友,做過農村的赤腳醫(yī)生,對中草藥比較了解,王寬就把他叫了過來一起做研究。晚上兩個人擠在那間擁擠悶熱的小板房里,白天則在基地研究培植技法。
2003年7月,王寬去了安徽農業(yè)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浙江林學院等國內幾所高校拜訪“名師”,專家告訴他葛根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值得一試。這些話更提升了王寬的信心,他決定把這個行業(yè)做大。前幾年他還買下了60畝工業(yè)用地,用于建造廠房。
夏天亮得早。1日早上7點,迪利維奧就帶著助手來到了王寬的基地。他用相機四處拍照,王寬則在旁陪同解說。
基地里整齊地種著一排排的葛根,幾個人在中間的空道里走著,前面的一間板房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那就是王寬臨時的家。
走進板房,里面的設施很簡陋,一張床一把風扇一張桌子,桌子上凌亂地擺著10多本書,還有一些寫滿字的草稿紙。桌前的墻上貼著一張白紙,是王寬用書法寫的一個公式———“A=X+Y+Z”。
王寬跟記者說起了這個公式的故事。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創(chuàng)立一個“A=X+Y+Z”成功公式,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也同樣啟迪了少年時的王寬。
村子里的讀書人告訴他,在這個著名公式中,A代表著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王寬聽了特別有感觸,決定以后就要以此為做事的準則,回家后就把公式用小刀刻在老家唯一的書桌上用來激勵自己。
一直以來,王寬就是循著這個公式做人做事,后來又自己總結出了一套“減法”,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舍得放棄,懂得放棄。
在人生的“加”與“減”中,他已看到了成功的苗頭。
據王寬介紹,如果一切順利,等到今年下半年生產線投產后,公司將成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一家企業(yè)。“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國內產的葛根異黃酮能夠占領國際市場。”這是王寬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