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 2011年,于3月前后行情開始急轉直下,直至整個2季度,主要紡織原料、紗線及織物成交持續(xù)萎縮,庫存急劇上升,價格直線下降。這波令業(yè)內萬分擔憂的低迷行情,其時間持續(xù)之長久、價格下跌之幅度,都是歷年來鮮有的。
分析此次行情跌落的主要原因:
一是,春節(jié)后過快攀升的紡織原料價格,使得下游一時難以承受和轉嫁,產生強烈的抵制情緒,購買力大大減弱,從而致使價格猛然下滑,并且導致紡織原料、紗線、織物上下游行情之間,陷入相互壓制、相互拖累的惡性循環(huán)怪圈,至今難以突破。
二是,近年不斷上漲的人工工資、能源及運輸費用、財務費用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造成產品成本逐年增高,致使大量紡織服裝外單向其他國家轉移。尤其是去年乃至今年3月份之前飆升的原材料成本,更加劇了下游訂單的流失,導致下游對于紡織紗、布需求的銳減,產品積壓現(xiàn)象原來越嚴重,資金周轉困難加重,最終使得大批生產企業(yè)低價拋貨,行情逐步跌入低谷。
2季度的疲軟行情,與3月份出現(xiàn)的市場停滯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點。3月份紡織產品價格沖高之后,下游停止采購的原因是因為短時間內過猛提高的原材料價格,已經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成本底線,增加的這部分成本已經無法向下順利轉移,所以最終造成了下游抵觸情緒的產生,從而停止購買,屬于“高不可攀”型。
而2季度紡織市場疲軟的原因,除了外單減少等硬性需求不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普遍對后市缺乏信心,在“買漲不買落”的心理作用下,持續(xù)等待觀望,認為行情還未觸底,因而消極采購,是屬于“看跌觀望”型的。因為棉花成交價格與國家出臺的托底價19800元/噸還有不小一段距離,所以業(yè)內有理由相信行情還有繼續(xù)下探的可能。
其實據了解,對于終端產品服裝來講,隨著原料價格近4-5個月時間的滑落調整,他們當前所使用的的紗、布行情早已過了“高不可攀”的階段(個別囤積大量高價原材料者除外),而且時下服裝的報價并沒有明顯降低,所以說隨著上游原料、紗、布價格的一天天降低,生產服裝的利潤正在逐日增加。
不過,目前紡織產品市場進入極度典型的買方市場,買方有著巨大的選擇余地,當然只要原料有降價的余地,買方就會極盡所能要求賣方做出讓價,不然就會另覓貨源,這也恰恰是目前紡織產品行情的悲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