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日;顒又,注意到一種比較“奇怪”的銷售方法——人流量銷售模式。這種模式很簡單,就是到人流最大的地方設(shè)攤賣東西。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模式對不少產(chǎn)品,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地攤擺在賣場口
筆者生活的小區(qū)附近,有家大賣場,說是“賣場”,其實規(guī)模不大,附近的小區(qū)人口也不算太多,生意平平淡淡,不溫不火。在上海,這樣的賣場,數(shù)量當在50家以上。并沒有奇特之處。
讓人覺得奇怪的是,賣場的門口,總是有不少“地攤”,說是地攤,因為它們?nèi)谫u場外面,沒有店面,就是一個小推車。產(chǎn)品不少,有賣花生、瓜子的;也有賣肉串、粽子的;還有幾家保健食品,也在門口安營扎寨。
照理說,這樣的產(chǎn)品屬于地攤貨。但讓筆者驚訝的是,它們生意都相當不錯。門口賣瓜子花生的,一天粗估計,竟然能賣到400元左右的營業(yè)額;賣肉串的營業(yè)額也只高不低。這樣的小生意,能做到這種程度,真是讓人嘆服。
至于保健品攤位,其目的可能在于吸引超市出來的顧客,再一次吸引消費者購買,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至于銷售量,還要算給賣場。不要以為這樣做的是小品牌,我看到的是昂立和排毒養(yǎng)顏,都是保健品行業(yè)的巨頭了。
二.地鐵口的小飾品
有偶無獨,筆者一位朋友,在地鐵口也擺上了攤子。專賣銀飾品、工藝品等個性比較強的禮品。兩張桌子,三四個人,邊上放上個易拉寶,畫面粗糙,包裝很一般。只要消費者上前詢問,對某款產(chǎn)品比較滿意,就可以現(xiàn)場下訂單。走的時候,還附送一本產(chǎn)品目錄。
就是這個小攤子,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讓朋友限于困境的禮品公司起死回升。前半年,每個的月營業(yè)額都成倍翻番,這個朋友自然樂開了花。
還有個小插曲,朋友本來設(shè)計了精美的專柜,其效果還不如擺上兩張桌子。
三.地鐵通道的背包專賣店
人民廣場的地鐵通道,一向行人入潮。筆者有次和一個同事逛街。同事拉著筆者去找一個小店。這店牌子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筆者看來,這個地方裝修非常一般,其背包、帽子等除了設(shè)計的比較有特點,至于材質(zhì)、款式,都不能算是很好。
可就是這個小店,筆者在店里面的半個小時,里面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而且不斷有顧客購買——多是很年輕的女孩子。后來找人一打聽,原來這個店已經(jīng)開了連鎖,就是在人民廣場的地鐵通道中起家的。
筆者觀察到,這些能夠用人流量來銷售的產(chǎn)品,在價格上均是中低檔產(chǎn)品,但是其品質(zhì)、款式不差,品種豐富,雖然沒有品牌,不是必需品(都是零食、禮品、時尚飾品等),但巨人流量很大,同樣能夠用較低的成本(不需要廣告費),利用口碑效應(yīng),讓銷量迅速提升。這些雖然都是小生意,卻和科技精英們的“眼球經(jīng)濟”異曲同工。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作者的電子郵件:yukui1@163.net